11月3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自动驾驶场景应用启动仪式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南广场举行。记者现场获悉,超300辆自动驾驶车辆(装备)将在全运会期间提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环卫清扫等服务。5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以及各企业自动驾驶乘用车11条保障线路即日起至12月15日常态化运营,市民可以乘坐体验。
全运会期间,广州提供自动驾驶服务的车型覆盖公交大巴、小巴、乘用车等各类车型,将为十五运观众、嘉宾、运动员提供便捷且充满科技感的服务。
结合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自动驾驶应用实践,自动驾驶在大型体育赛事中的核心应用场景可分为三大类,覆盖赛事保障全链条,具体场景及落地细节如下:
一、赛事出行接驳场景:打通“场馆-酒店-交通枢纽”动线
这是赛事中最核心的应用场景,聚焦参赛人员、观众、工作人员的高频出行需求,实现“精准匹配、高效转运”:
中大运量公交接驳
针对赛事期间集中出行需求,投放L4级自动驾驶巴士构建环线网络。如十五运会开通5条巴士专线,覆盖奥体中心、天河体育中心等核心场馆,单车载客20人且兼容轮椅上下车(配备专用翻板),400公里续航可满足全天运营,解决“场馆周边最后3公里”拥堵问题。
个性化Robotaxi服务
组建260余台Robotaxi车队,串联机场、高铁站、酒店与场馆(如十五运会的11条线路),观众/运动员通过赛事专属小程序(如“全运广州”)下单,可享受与传统网约车同价的智能出行,车型兼顾舒适性(如广汽丰田赛那)与适应性(如小马智行埃安霸王龙,适配复杂路况),还能根据赛事赛程动态调整运力(如赛事散场时段加密发车)。
二、赛事城市保障场景:维护场馆及周边环境秩序
聚焦赛事期间的城市公共服务需求,以自动驾驶设备替代传统人工,实现“全天候、精细化”保障:
投放无人驾驶扫路机、
洒水车等设备,构建“清扫-洒水-保洁”闭环。如十五运会中,70台无人环卫设备分工明确:文远知行S1扫路机负责天河体育中心周边人流密集区的精细化清扫(避开观众动线),S6环卫车则在南沙体育馆等远郊场馆执行24小时作业,360度感知系统可精准避让赛事物资运输车、行人,避免影响赛事筹备。
三、赛事专属特殊场景:支撑赛事标志性环节
针对大型体育赛事的“仪式感环节”,提供定制化自动驾驶服务,实现技术与赛事文化的结合:
火炬传递/重要物资护送
突破传统人工护送模式,以自动驾驶车辆完成高安全性、高精准度的特殊任务。如十五运会首次启用Robotaxi执行火炬护送,车辆搭载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通过4颗Orin-X芯片协同计算,在20余辆护航车组成的车队中实现“零误差”火种灯转运,650米超视距感知能力可应对火炬传递路线中的复杂人流(如越秀公园段的游客密集区),既保障安全又强化赛事科技属性。
这场智能服务实践背后,是广州自动驾驶产业的积淀。当 Robotaxi 在天河城商圈灵活避让外卖车,当无人巴士精准停靠盲道边缘,这些场景正加速智能交通从 “试验场” 走向 “生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