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您现在的位置:兴旺宝>交通设施网>资讯列表>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枪)总数达到1734.8万个 超充建设提速

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枪)总数达到1734.8万个 超充建设提速

2025年09月19日 14:04:37 人气: 17658 来源: 智慧城市网整理
  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562.2万辆,同比增长27.86%,创历史同期新高。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充电需求大幅攀升。
 
  9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8月全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数据。截至2025年8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枪)总数达到1734.8万个,同比增长53.5%。其中,公共充电设施(枪)431.6万个,同比增长37.8%,公共充电桩额定总功率达到1.96亿千瓦,平均功率约为45.48千瓦;私人充电设施(枪)1303.2万个,同比增长59.6%,私人充电设施报装用电容量达到1.15亿千伏安。
 
  现有居住区私人桩充电设施达1200.4万个,是“十三五”末的13.7倍。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建成充电设施达4.1万个,农村地区充电点位不断增加。
 
  2024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3.5万台,覆盖率达到98%。县域及以下地区的公共充电设施数量已达41.7万台,占全国公共桩总数的12.53%。
 
  充电基础设施不仅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保障,也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着汽车、交通、电力三大行业,在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
 
  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态势呈现出多维度的动态变化,以下从建设规模、技术进步、市场格局、政策导向及挑战机遇等方面进行剖析:
 
  一、建设规模持续扩张
 
  总量快速增长:截至2025年8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枪)总数达到1734.8万个,同比增长53.5%。
 
  区域分布不均衡:广东、浙江、江苏等东部省份聚集了全国67.8%的公共充电桩,中西部及三四线城市覆盖率较低,高速公路服务区虽已实现98%覆盖率,但节假日快充需求仍现排队现象。
 
  二、技术迭代加速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正在经历从单点建设到多网融合的转变。国家层面提出了构建“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战略,推动充电基础设施与多领域深度融合。
 
  技术创新是驱动行业升级的核心动力。充电电压从500V跃升至800V,单枪充电功率从60kW提升至350kW,充满电时间从约1小时缩减至10-15分钟,几乎可与燃油车加油体验相媲美。
 
  大功率充电、智能有序充电、无线充电、光储充协同控制等技术快速发展。2024年,额定功率120千瓦的公共快充桩成为主流,部分达到240千瓦。
 
  三、市场竞争格局
 
  头部企业主导:特来电、星星充电、云快充占据前三大运营商地位,管理超过87.1%的公共桩。
 
  中小运营商机遇:区域性中小运营商在下沉市场仍有发展空间,对聚合平台、“终端+软件+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需求旺盛。
 
  四、政策导向深化
 
  从“量变”到“质变”:国家能源局明确将充电基础设施纳入新型能源体系核心任务,推动“车网互动”“光储充一体化”等政策落地。
 
  财政补贴转向:补贴逐步从建设端转向运营端,鼓励企业探索广告、保险、数据增值等新模式。
 
  五、挑战与机遇并存
 
  挑战:区域失衡、盈利模式单一、标准碎片化等问题仍需突破;老旧小区电力容量不足、公共桩利用率不足15%、“僵尸桩”现象突出。
 
  机遇:新能源汽车下乡带动非超大特大城市和农村市场增长;车网互动(V2G)、虚拟电厂等新模式试点落地,推动充电桩从单一能源补给向综合能源节点升级。
 
  未来几年,技术融合将加速推进。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前景广阔。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qq:1097660699@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https://www.xwboo.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